信息
山东频道 > 信息

淄博17家企业入选国家级“单项冠军”示范企业

2022年07月25日 10:59:19 来源: 淄博市委宣传部

  工信部已公布的六批共455家国家级“单项冠军”示范企业中,山东以109家居全国第一,淄博以17家列全省第一、全国第三,仅次于宁波和杭州,和北京并列全国第三。

  说起淄博,外人一致的印象是老工业基地、化工城市。能成为国家级制造业“单项冠军”示范企业云集之地,是出乎绝大多数人意料之外的。

  作为一个名声并不显赫的地级市,淄博为什么盛产“单项冠军”?

  百年工业底蕴是涵养“单项冠军”的不竭水源

  “单项冠军”往往选择“放长线”,而非“赚快钱”。它们依托自身能力的积累向上发展,厚积薄发。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,很多企业的业务是从制造业到房地产、金融业,遍地开花。对于制造业而言,注重匠心坚守,在自己专长的领域精耕细作才是发展的大趋势。

  匠心坚守,与传统、传承息息相关,这就需要有涵养“冠军”的不竭水源。对淄博来说,深厚的工业文明和工业传统,便是滋养“单项冠军”的“水源地”。

  中国历史上最早的自由贸易和保税通商政策“关讥而不征”“市廛而不税”,最早的招商引资政策“一乘者有食,三乘者有刍菽,五乘者有伍养”,最早的农业产业发展基金“环乘之币”均诞生于此。齐国开国国君姜太公在以农为本、工商为末的时代率先提出了“重工厚商”“通商工之业、便鱼盐之利”的定国之策,开启了齐文化“变革、创新、开放、务实、包容”的文化基因,绵延千年塑造形成了淄博这个城市向上、向新、向外的精神内核。

  淄博近现代工业发展生生不息,已经走过了近120年历程。新中国成立之后,国家立足淄博工业基础优势,布局了亚洲最大的电解铝企业——山东铝厂,当时全国年处理原油量最大的炼油厂——齐鲁石化胜利炼油厂,以及新华制药等一批国有企业,有力推动了淄博工业发展进程。目前,全国41个工业行业大类中有39个在这里实现了规模化生产,工业体系之完备、配套能力之强劲、产业门类之齐全,市民标准意识、契约意识、质量意识、投资意识之浓厚,在国内地级市都属少见。

  深厚的百年工业底蕴,技术、观念和人才的长久积淀,给了淄博涌现国家级制造业“单项冠军”示范企业的环境和舞台。

  精准政策环境是“单项冠军”迅速成长的沃土

  作为全国120个老工业基地城市之一,也是全国23个资源再生型城市之一,淄博在山东是传统产能最为集中的地区,也是新旧动能转换中最难啃的一块骨头。

  作为老工业基地,淄博的转型升级,始终绕不过如何看待和对待“传统产业”这个难题。淄博决策者首先打开的就是是淄博企业家和干部纠缠不休的心结,“传统工业仍然是淄博的饭碗,乃至将来很长一个时期内,我们还都必须要吃这碗饭”。

  2020年,《淄博市人民政府关于突出“五个优化”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》明确指出,要通过优化提升技术工艺、优化拓展产品体系、优化提高产品质量、优化完善产业链条、优化提升经济效益“五个优化”为主攻方向,加快推进制造业加速向智能化、高端化、集群化、服务化、精品化、绿色化方向延伸拓展,实现链式集群发展,把淄博制造业做大、做高、做强、做优。

  技术改造是传统产业脱胎换骨的法宝。为鼓励企业技术改造,破解中小企业贷款难、贷款贵难题,淄博在全省率先推出大额信贷资金供给、“供应链+担保”、创业创新保险试点等服务模式,在全国率先实施“技改专项贷”,对符合条件的企业项目,由齐商银行提供最长3年、最高5000万元的技术改造专项贷款,市级财政分档给予40%、60%、80%的财政贴息。仅仅一年,就发放技改贷资金26亿元,拉动全市技改项目总投资260多亿元。

  传统产业这碗饭不能丢,但不能长期只吃这碗饭。淄博在优化升级传统产业的同时,也开启了新经济发展的“超级赛道”,为城市未来发展抢占新赛道、布局新产业、培育新动能。2020年10月,淄博市召开的新经济发展大会上,提出要打造11条产业“新赛道”和35条“子赛道”。

  近年来,淄博科学提出了“紧盯前沿、打造生态、沿链聚合、集群发展”的产业组织理念,着力做好提升改造传统产业、打造新经济业态的“优”和“扩”两篇文章,确保传统产业“弯道超车”,“新经济”“换道超车”。如今,淄博因老工业基地产业调整改造成效明显,先后4次获国务院督查激励。

  与这样的正向激励如影随形的,是包括“单项冠军”在内淄博企业发展进入“黄金时代”:2020年,淄博化工业总投资791.9亿元的50个项目列入省高端化工项目库、列全省第1位;精细化工、聚氨酯产业集群入选省“雁阵型”产业集群名单。

  在淄博这片广袤的大地上,越来越多的企业脱颖而出成为“单项冠军”。从目前淄博“单项冠军”的产业分布来看,鲁泰纺织、金城医药、淄博大染坊、淄博工陶等传统产业,无疑是“优存量”的受益者。而东岳高分子、齐峰新材料、智洋创新等新材料、智能装备制造、电子信息等“四强”产业,则属于淄博“扩增量”、聚力打造的氟硅材料、新能源汽车等优势产业链群。

  全力奔跑的企业家是“单项冠军”领头羊

  去年4月,作为“单项冠军”齐峰新材料“掌门人”的李学锋,登上临淄区人民会堂的讲台,年过七旬的他在回顾创业艰辛时感慨万千,“齐峰新材一次次突破了思想禁锢、实现思想变革、走出了一条具有齐峰特点的改革发展、实业报国的道路”。

  旗下拥有两家冠军企业的东岳集团创业时,只有2台旧转炉。基础差、底子薄,但东岳人不会就学,不懂就问。公司董事长张建宏与专家出差时,甘当助手和秘书;平时节衣缩食的东岳,在招才引智上却大方得令人瞠目结舌……长期的专注,使得东岳得以用35年,攻克了事关氯碱工业健康发展的离子膜以及氢能产业“芯片”质子膜这些世界级难题,并将主导产品“塑料王”聚四氟乙烯成功应用于大飞机、复兴号高铁及相关领域。

  越来越多的传统企业主动走出“舒适区”,以“十年磨一剑”的定力,主动把自己放到全国、世界范围对标和竞争,在更大的坐标系中谋划企业的发展与未来,这座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也被带动起来,呈现出趋势性、关键性、转折性的变化。

  主动走出“舒适区”的除了企业家,还有淄博的党员干部。近年来,面对城市转型升级的阵痛,淄博提出,“要走出‘舒适区’,走近企业家、读懂企业家、服务企业家,倾力打造最适合企业家干事创业引领企业发展的优质沃土。”。

  透过最近3年的淄博市企业家大会,不难梳理出淄博决策层对企业家的尊重、扶持:2019年,淄博市委领导让企业家站C位、坐C位;2020年,以一座城的名义致敬企业家,并于当年启用荣耀广场,让淄博企业家们站在广场中央,接受全城礼赞;2021年,提出坚决做到政企沟通“零距离”、解决问题“零停滞”、政策落实“零障碍”、对公务人员损害企业利益行为“零容忍”……

  与此同时,淄博一再呼吁,企业家要勇于打破视野局限、思维惯性、路径依赖,“加快推动认知迭代,跳出‘少知而迷、不知而盲、无知而乱’的认知困境”。

  鲁泰纺织无疑也是不断走出“舒适区”,在认知迭代中走上“单项冠军”的典范。纺织业内有这样一个说法,世界上每7件色织面料衬衣中就有1件源自鲁泰,国际一线品牌若想推出有科技范的高档衬衣,也往往会选择与鲁泰合作。让人难以想象的是,35年前的鲁泰,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纺织厂。

  淄博各级党委政府站在“企业侧”改进“政府侧”,想企业之所想、急企业之所急、解企业之所困,强化政策供给、要素供给、服务供给,当好企业最强后盾、最佳拍档,企业家有斗志、有干劲、有本事,更多的“单项冠军”还将源源不断的涌现。(完)

[ 编辑:艾苗苗 ]
欢迎下载新华网客户端
01007017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8858785